当前位置: 首页 劇情片 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
手机观看

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

评分:
7.0 推荐

分类:劇情片 大陸 1963

主演:秦萬檀 孟兆祥 羅棠因 

导演:華純 

剧情简介

《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是由知名导演華純 执导的一部劇情片,秦萬檀 孟兆祥 羅棠因 等倾情出演,该片讲述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集  體創作並演出  編 導 組:牛 暢 佟承傑 朱正本  張士燮 姚學誠 胡大 德 谷 娣 孟兆祥  導 演:華 純  攝 影:薛伯青   錄 音:郭大震  化 妝:李洪泉  美 工:劉競生 張敦仁  剪 輯:陳國強  助理導演:張 一    特技設計:佟翔天 馬勳超  特技攝影:鍾 嶽  解 說:白景晟  制片主任:江亞光   主要演員:秦萬檀 孟兆祥 羅棠因 羅棣因 宋世珍 魯藝 顯 蘇海 玲 辛佩文 王金山 劉治普 張 毅 高國棟 李 光 陳小曼   獨 唱:馬玉濤 (特邀) 秦萬檀 潘天惠  演 唱:中國人民解放 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歌舞團合唱隊 總政治部文工團歌舞團合唱隊合唱隊  演 奏:中國人民解放軍空 軍政治部文工團歌舞團  樂隊 指 揮: 王世儒  曲目 :  01.國際歌  02.工友農  友鬧革命   03 .西江月井崗山   04.毛主 席領兵上了 山  05.送郎當紅軍< br/>   06.當兵就要當紅軍   07.黃洋界  08.八 月桂花遍地開< br/>  0 9.一杆紅旗紅遍天  10.蘇 維埃歌  11.告別老鄉  12.十送紅軍  13.北上紅軍 要出發  14.盼紅軍回故鄉  15.紅軍不忘老故鄉  16.會 天亮  17. 婁山關  18.杯杯 美酒送紅軍   19.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  20.十八勇士飛奪泸定橋  21.翻雪山   22.越草地  23.長征  24.我們是  鐵紅軍  25.松 花江上  26.勿忘九一八  27.統 一戰線打東洋  28.抗日軍政大學校歌  29.義勇軍進行曲  30.八路軍軍歌  31.大刀進行曲   32.到敵人後方去   33.新 四軍軍歌  34.我們在太 行山上   35.遊擊隊之歌  36 .延安頌   37.咱們領袖毛澤東   38. 南泥灣  9.紅旗滿天漂  4 0.東方 紅  革命 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經 過 1960年 ,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率  領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朝鮮,同行的還有空軍司 令員劉亞樓.訪朝期間,朝鮮方面爲他們演出了一場名爲《三 千裏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氣勢非常宏大, 其中,大多數曲 目是由戰爭年代的歌舞改編加工而成的. 這場大型歌舞給羅、劉留下很深 的印象.回國途中經過沈陽,沈陽軍區爲他們舉辦了一場  招待晚會,演出了四首革命曆史歌曲. 劉亞樓看演出時,一個  念頭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 想,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年代裏,我們根據地和解放區流傳著一大批深受廣大軍民喜愛的 革命歌曲,這些歌曲在群衆中很有影響,有的一直傳唱至 今.當時正趕上三年經濟困 難時期,迫切需要用充滿 革命激情的文藝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 人民.不久,劉亞樓在杭州開會,見到了 空政文工團總團副團  長張雙虎,劉亞樓對張雙虎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曆過戰爭,對中國革命曆史懂得不多 ,應該對他們進行  這方面的傳統教育.前不 久,沈陽 軍區唱了四首歌, 你們空政文 工團也應該唱幾首.” 空政文工團經過 研究,決 定由總團副團長牛暢負責這 項工作. 在組織創作人員討論時,有人問道: “劉司令員怎麽想起來讓我們唱革命曆史歌曲?”牛暢說:“聽說在朝鮮訪問 時他看過一個大型歌舞.”這時舞蹈編劇佟承傑也說: “總政歌舞團去了,他 們在朝鮮也看過這 個大型歌舞.”于是,牛暢馬上派人去總政歌舞團,要來了那場大型歌 舞的中文節目單.節 目單的總題目是:音樂舞蹈 史詩《三千裏江山》 ,內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結 合. 空政文工團的詞作家 張士燮仔細看了節目單後想起了一件事,他問牛暢:“我記 得你在太行山時不是搞過一個大型活報劇嗎?我看這 個大型歌舞和你搞的那個活報劇差不多.”  之後,牛暢回憶了當年 搞活報劇的一些情況,經過多次討論,創作人員逐漸統一了思想.最後,大家一致認爲:創作一  台以革命曆史歌曲爲主要 內容的大型歌舞.  1960年,空政文工團決定派張士燮、朱正本、姚學誠  、陳傑等詞 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曆史歌曲,並 指定由張士燮 擔任文學編輯 . 在羅霄山脈剛剛披 上嫩綠新裝的時節,張士燮等人來到井岡山.他們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縣的山山水水.在茨坪敬老院一些老 紅軍那裏,他們了解反“圍剿”鬥爭的情況.  井岡山遠近聞名的“賴媽媽”賴 秀發,天生一副好嗓子,從小就愛唱歌,參加紅軍後又當上了宣傳隊員.張士燮等人找到 她時,她的 歌喉,還是像當年 那樣嘹亮動人,她激動地當場唱起了《送  郎當紅軍》.  當時,張士燮等 人在南昌正趕上 了江西省民間文藝會演.吉安專 區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紅軍》.這首歌 的曲調非常口語化,純粹是當 地勞動人民在勞作和休息 時哼唱出來 的.唱詞中摻雜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  律婉轉優美,充分抒發了蘇區群 衆送別紅 軍時如泣如訴、欲言又 止的真摯情感:“一送(裏格)紅軍(介 支個)下了山,秋風(裏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山上(裏格)野鹿聲聲哀號,樹樹(裏 格)梧桐葉呀葉飄完.問一聲親人紅軍 啊,幾時(裏格)人馬(介支個)再 回山……”聽到這歌聲,張士燮等人按 捺不住內 心的沖動,拿起本子記下來並連夜整理,這就是 至今大家 非常熟悉的《十送紅軍》. 回到北京,張士燮等人又拜訪了 原總政治部主任譚 政大將的夫人王長德.老人聽說是征集革命曆史歌曲,非常高興,當時就唱起了 《八月桂花遍地開》:“八月桂花 遍地開,鮮紅的旗 幟豎呀豎起來.張燈又結彩  呀嗨,張燈又結 彩呀嗨, 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 理革命曆史歌曲  外,他們還把在19 59年全軍第2屆文藝會演中的《葵花舞》、《飛奪泸定橋》和反 映紅軍過草 地的雙人舞《艱苦歲月》進行了加工整理.  劇本成型後,空政文工團將它暫定名爲《光 輝的曆程》,並將 劇本送給了劉亞樓. 有一天,羅瑞 卿從空政文工團的一位女演員那裏了解到,他們正在排練一個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員解釋說: “聽劉司令員說您和他在朝  鮮看了一個大型歌舞,他回來後讓我們搞的.”羅瑞卿說,“人家有3 000人,你們才300人 ,我看你們別搞 了!” 這事馬上報告給了 劉亞樓,劉亞樓聽後生氣 地說:“ 我讓你們唱曆史歌曲, 你們怎麽搞了個大型歌舞?  是誰讓你們 搞的?你們懂得什麽是光輝 的曆程?”  這時,空政文工 團的同志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議論,但大家還是憋著一股勁加班加點地 排練著.   196 1年“八一”建軍節  前夕,《人民日報》等 幾個主要報紙都刊登了《光輝的曆程》即將公演的海報和消息. 當時,劉亞樓 在長春,他從報紙上看到消息後,馬上給空軍政 治部主任王輝球打電話:“怎麽又叫《光輝 的曆程》,還上了報紙了?” 王輝球主任在排練時連續看了一個星期,他認爲這部作品絕對 沒有問題.但現在劉司令員 追查下來了,也不能無動于  衷.于是,他帶著文工團的幾個同志去向劉亞樓作檢討. 劉亞樓說:“你們不要給我作檢 討,你們去給羅總長作檢討吧,連羅總長的話你們也不聽,你們向 我檢討什麽!” 從 劉亞樓家裏出來,大家沉默不語.這 時牛暢說 :“我們搞的實際上是 個表演唱,我看改個名字,幹脆就叫《革命曆史歌 曲表演唱》吧.”  《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于1961年8月1 日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首次演出 ,共在北京演出了8天,觀衆達 2萬多人,以後又進行了幾場招待演出.周恩來、葉劍英、聶榮臻、林彪、羅榮桓、羅瑞卿等領導先後觀看了演出. 對這部作 品,觀衆的反響十分熱烈,尤 其是親身經曆過戰爭 年代的那些 老同志看後更是贊不絕口.首都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了劇照和曲 譜,並發表評論,稱之爲“革命曆史的頌歌 ”,“激動人心、親切感人”、 “受到了一次形象的革命 傳統教育”. 羅 瑞卿看完演出後,上台和演員們合影留念,他對大家說:“你們亂給我講嘛!什麽歌舞,這明明 是歌劇嘛!” 劉亞 樓看完演出後高 興地說:“改得挺好嘛!我叫你們唱歌,你們舉一反三,這樣做就對了!有幾個 演員表演得很好.希望 你們進一步加工修改.我 們空軍的全體常 委請你們吃飯,祝賀演出成功.” 《革 命曆史歌曲表 演唱》共9場16景,演唱了46首 歌曲.其中包括《秋收暴動歌 》、《八月桂花遍地開》、《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會師歌》、《義勇 軍進行曲》、《松花江上》、《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到敵人後方去》、《大刀進行曲》、《遊 擊隊之歌》 、《南泥灣》等等.在藝術表現上,有合唱、有詩朗誦,有人物、有情節,有舞蹈、有演唱,每場 都有主題並用朗誦詞加以串聯.當時在國內舞台上還沒有“音樂舞蹈史詩”這一概念,究竟叫什麽,在當時的首都文藝界曾引起了一番爭論. 1962年5月26日,葉劍英、聶榮臻、林 彪三位元帥在空軍司 令員劉亞樓 、政委吳法憲的陪同下,觀 看了演出. 應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請,空政文工 團不久去了上 海,在上海市人委大禮堂 演出了《革命曆史歌曲表 演唱》,演出曆 時一個多月,觀衆達7  .2萬多人.這一年,上海市的文藝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團的思路,創作 出了一部規模更大的 節目,定名爲《在毛澤東的旗幟下 高歌猛進》  .這部作品對中國的 歌舞表演藝術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時間進入 1964年,周恩來在看過空政文 工團的《革命曆 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 歌猛進》之後,便産生了 一個想法,要創作一部以歌 舞爲主的大型文 藝節目,向1964年國慶節獻禮.這樣,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創作排演便提上了國務院的議事日程.  1964年6月,張 士燮等人正在創作《 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 的第二部,這時,他們突然接 到緊急通知,參 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創作. 《 東方紅》領導小組組長由國務院文化部藝術局局長周 巍峙擔任,副組長是總 政文化部 副部長陳亞丁.領導小  組成員還有時樂碕、 胡國光、李偉等.下分文學 組、音樂組、舞蹈組、舞美設計組.組長分別由魏風、 喬羽、徐懷中、張士燮、任紅舉等同志擔任. 1962年初,總政 文化部副部長李偉對《革命曆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稱提 出修改意見,他 認爲,該劇以大合唱《東方紅》和葵花舞作結尾 ,因此,名稱最好定 爲《東方 紅》.李偉的這個建議很快 就報給了周總理並最終得到批准.于是定 名爲:音樂舞 蹈史詩《東方紅》.  音樂舞蹈 史詩《東方紅》是一部劃時代的藝術 巨作,其創作隊 伍和演員的陣容都非常強大.演員以 駐京各大文藝團體爲主,同 時抽調了南京軍區、濟南軍區文工團等單位的 演員,共3000多人,僅合唱隊就有 1000多人. 在《東方紅》的序幕《 葵花向太陽》  後,共有8場,一直演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當年 ,毛澤東 主席看過以後,提出不要搞得那 麽長,演到新中國誕生就可以了 .根據毛主席指示,刪去了 第七、第八兩場.1 965年, 又將它拍成了 彩色藝術片,共收入了序幕和一至六場. 音樂舞蹈史 詩《東方紅》演出結束後,周總理在總結會 上對空政文工團所付出的貢獻和辛勤勞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再提到,音樂舞 蹈史詩《東方紅》是在《革命曆史 歌曲表演唱》和《在 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這兩個歌舞的基礎上創作排演出來 的.  说到这里,她把她在 幽古战场好 不容易拍 来的宝物拿出,“师父,这是 我们在大拍卖会上拍到的春 月莲子,一共有四十九枚,听云天海阁  的朋友说,他们的宗主,以前就服用过不少春月莲子,您试试看,有 没有用,如果有用, 我们以后多替您留意着。”

  • 2.0分2024 更新至34集

    老家夥

  • 3.0分2017 HD

    光芒漸逝的年代

  • 1.0分2013 HD

    伊斯梅爾

  • 5.0分2017 HD

    喬的戰爭

  • 4.0分2010 HD

    書道女孩!我們的甲子園

  • 2.0分1953 HD

    不戴茶花的茶花女

  • 6.0分2016 HD

    一萬公裏的約定

  • 8.0分2017 HD

    3月的獅子前篇

  • 5.0分2014 HD

    黎明的沙耶

  • 2.0分2009 HD

    黑道風雲

  • 10.0分2013 HD

    黃色大象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Copyright © 2023 星辰影院 icp123